鍖椾含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浜涘ソ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tslf/

总论

第一节寄生虫的演化

l共生(Symbiosis):在自然界中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

①共栖:一方受益,另一方不受害也不受益

②互利共生:双方受益并相互依赖

③寄生:一方受益,另一方受害

l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

①形态结构改变

体形、器官退化消失,生殖系统高度分化、附着器官产生

②生理和代谢途径改变

抗消化液作用、糖酵解提供能量等

③特殊入侵机制的形成

分泌某些水解酶

④繁殖能力增强

第二节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

l寄生虫的生活史(lifecycle)

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、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,分为两种类型

①直接型: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

②间接型: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

l寄生虫的类型

依据寄生部位:体内寄生虫(endoparasite)、体外寄生虫(ectoparasite)

依据寄生虫可否完全过自由生活:

①专性寄生虫(obligatoryparasite)

生活史中一定有一个阶段或整个生活史过程营寄生生活

②兼性寄生虫(facultativeparasite)

可以过自由生活,但如果有机会侵入宿主体内也可以过寄生生活

③偶然寄生虫(accidentalparasite)

因偶然机会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

依据寄生时间:

①长期寄生虫(permanentparasite)

成虫必须过寄生生活

②暂时性寄生虫(temporaryparasite)

只有取食时侵袭宿主,取食后即离去

③机会致病寄生虫(opportunisticparasite)

当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在宿主体内处于隐性感染状态,而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,出现异常繁殖,致病力增强

l宿主的类型

①终宿主(definitivehost)

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,如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

②中间宿主(intermediatehost)

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,如淡水鱼是肝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

③保虫宿主(reservoirhost)

某些人体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,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,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,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或储蓄宿主,如猫是肝吸虫的保虫宿主

④转续宿主(paratenichost/transporthost)

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,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,长期保持幼虫状态,待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,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,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

第三节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

l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

①机械性损伤

②化学毒物和免疫学损伤

③夺取营养

l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

①防御性反应(天然屏障)

②免疫性反应:非特异、特异

l寄生虫和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

①清除寄生虫,并预防再感染

②呈带虫状态:清除部分寄生虫,获得部分抵御再感染的能力

③患寄生虫病:寄生虫在体内发育甚至大量繁殖

第四节寄生虫感染与免疫

l抗原的种类

①表膜抗原:虫体表膜是虫体与宿主接触的界面,是宿主识别寄生虫抗原并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作用部位

②分泌排泄抗原

③虫体抗原

l寄生虫引起的适应性免疫类型

①消除性免疫(sterilizingimmunity)

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抵抗力,如皮肤利什曼病

②非消除性免疫(non-sterilizingimmunity)

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,但宿主不能消除体内寄生虫,而是维持在低水平,也称不完全免疫

(1)带虫免疫(premunition):

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反应,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,但对同种的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。一旦体内寄生虫被完全清除后,这种免疫力也随之消失。如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免疫。

(2)伴随免疫(con   

成虫感染:吡喹酮、阿苯达唑

裂头蚴:手术摘除40%酒精普鲁卡因2~4ml局部注射杀虫

原虫(protozoon)概述

单细胞真核动物,具完整生理功能

第一节形态

第二节生活史

n类型

1.人际传播型

生活史简单,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,通过接触方式或中间媒介在人群传播,如溶组织阿米巴

2.循环传播型

在完成生活史和传播过程中,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宿主或中间宿主,并在二者之间进行传播,如刚地弓形虫

3.虫媒传播型

需在吸血昆虫体内以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方式发育至感染阶段,然后再通过虫媒叮咬、吸血将其接种人体或其他动物体内,如疟原虫、利什曼原虫

n生活史形态

1.滋养体(trophozoite)

具运动、摄食、生殖能力的原虫生活史阶段,是多数原虫的基本生活期。

2.包囊(cyst)

原虫的滋养体在不良环境下分泌外壁,形成不活动的包囊,常为感染阶段。

第三节生理

n运动——运动细胞器(伪足、鞭毛、纤毛)

n摄食——渗透、胞饮、吞噬

n代谢——糖代谢取得能量

n生殖——无性生殖、有性生殖、世代交替(alternationofgeneration)

无性生殖:二分裂、多分裂、出芽生殖(外出芽、内出芽)

有性生殖:结合生殖、配子生殖

世代交替: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相互交替的生殖方式

第四节致病特点

n增殖作用:破坏细胞;播散作用(主要特点)

n毒性作用:原虫分泌物、排泄物、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

n机会性致病

溶组织内阿米巴

Entamoebahistolytica

第一节形态

n滋养体

n包囊

第二节生活史

n要点

1.滋养体和包囊在同一个宿主内完成

2.包囊—滋养体—包囊是基本发育过程

3.滋养体以二分裂进行繁殖,是致病阶段

4.包囊不能运动、摄食和繁殖,是传播阶段

5.感染阶段:四核成熟包囊

6.感染方式:经口吞入含成熟包囊(4核)的水和食物等

第三节致病

n滋养体:对宿主靶细胞的接触性溶解杀伤作用

1.kDa半乳糖/乙酰氨基半乳糖凝集素介导的宿主细胞粘附

2.阿米巴穿孔素(amoebapores)在宿主细胞形成微孔损伤

3.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宿主组织

n病理变化

1.肠阿米巴病:回盲部、乙状结肠或升结肠急性期——烧瓶样溃疡,口小底大、(可以融合)

慢性期——阿米巴肉芽肿

2.肠外阿米巴病

无菌性、液化性坏死

肝脓肿最常见(肝、肺、脑、肛周)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查到滋养体者作为现症病人,只查到包囊者作为感染者

n粪便检查

生理盐水涂片—滋养体

碘液—包囊

n乙状结肠镜检:滋养体

n脓肿穿刺液涂片检查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n流行

1.主要传染源:持续排出包囊的带虫者

2.传播途径:水源、污染蔬菜被人误食入

n防治

1.治疗用药:甲硝唑(灭滴灵)

2.预防:无症状的带虫者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的传染源意义

刚地弓形虫(Toxoplasmagondii)

第一节形态

n速殖子(滋养体)——假包囊

速殖子呈新月状或香蕉形,常见于疾病的急性期

假包囊:一个膨胀的吞噬细胞内常可见数个到十几个虫体,这个被宿主细胞

膜包绕的速殖子群落,由于没有真正的囊壁而被称为假包囊

n缓殖子——包囊

缓殖子常见于疾病的慢性期

包囊:具有一层由虫体分泌而成的坚韧囊壁,囊内虫体反复增殖,这些虫体称为缓殖子

n子孢子——成熟卵囊(共含有8个子孢子)

卵囊:刚从猫粪排出的是未孢子化卵囊,数小时后开始孢子化,24小时后形成成熟卵囊,囊内有2个孢子囊,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

n裂殖子——裂殖体

裂殖体:由速殖子、缓殖子或子孢子经裂体增殖发育而成,成熟后可破裂释放裂殖子

n配子——配子体

裂殖子向配子体方向发育,形成大(雌)、小(雄)配子体。1个雄配子体可形成多个雄配子,1个雌配体只能形成1个雌配子。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,合子发育为卵囊。

第二节生活史

n在终宿主体内的发育

1.猫科动物食入卵囊或含有包囊、假包囊的其他动物肌肉组织(鼠)后,子孢子、缓殖子或速殖子逸出,侵入小肠上皮发育,形成裂殖体

2.裂体增殖时期:裂殖体成熟破裂释放出裂殖子,再侵入新的小肠上皮细胞重复上述过程

3.配子形成:部分裂殖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向配子体方向发育,形成雌、雄配子体,配子体发育为配子

4.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,合子发育为卵囊

5.卵囊(未孢子化卵囊)随猫粪排出,数小时后开始孢子化,24小时后形成成熟卵囊

n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

1.当卵囊或含有包囊、假包囊侵入哺乳类或鸟类后,子孢子、缓殖子或速殖子逸出,侵入肠壁,经过血液和淋巴液进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寄生,并扩散至全身各器官的细胞内发育繁殖。

2.当宿主免疫力正常时,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,虫体不再迅速增殖,而是形成囊壁,在囊内缓慢增殖,形成独立的包囊。包囊可破裂释放出缓殖子,后者在侵入其他正常细胞继续缓慢重复上述过程

3.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,速殖子侵入宿主细胞后形成假包囊。假包囊内的速殖子增殖非常迅速,细胞胀破后释放出的速殖子再侵入其他细胞,造成全身广泛感染

n要点

1.终宿主(有性生殖):猫与猫科动物

2.中间宿主(无性生殖):人和动物(猪、羊等)

3.感染虫期:卵囊,包囊,假包囊

4.感染途径

先天性感染——胎盘母婴垂直传播

后天获得性感染:

卵囊经口食入

假包囊、包囊经口或破损的皮肤粘膜,输血、器官移植等途径

5.寄生部位:有核细胞

淋巴结、脑、肝、心、肺、眼、肌肉

第三节致病

n致病机制

虫株毒力强毒株、弱毒株与宿主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

1.免疫力正常——隐性感染(无临床症状)

2.免疫力低下——致死性弓形虫病

n临床表现

1.先天性弓形虫病:母亲孕期感染,胎儿先天性畸形

2.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

免疫力正常——局部慢性炎症

免疫力低下——全身性弓形虫病

引起脑膜脑炎、视网膜脉络膜炎淋巴结炎、肝炎、心肌炎、肺炎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n病原学诊断

1.涂片染色法

取急性期患者的体液、脑脊液、骨髓、羊水、胸水等离心后,沉淀物作涂片,姬氏染色镜检查滋养体

2.动物接种分离法或细胞培养法

将样本接种于小白鼠腹腔内,1周后取腹腔液镜检。样本也可接种于离体培养的单层有核细胞。查找滋养体。

n免疫学诊断

1.染色试验(DT)

2.间接血凝试验(IHA)

3.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(IFA)

4.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

n基因诊断

PCR及DNA探针——灵敏、特异、早期诊断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n流行

1.世界性分布,人畜共患

2.多为隐性感染

3.引起广泛流行的原因:

⑴虫体在宿主体内存活时间长

⑵卵囊排放量大,且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也强

⑶多个感染虫期

⑷广泛的中间宿主,与人关系密切的各种家畜均有易感性

⑸终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、中间宿主与中间宿主之间均可互相传播

流行

防治

传染源

1.受染孕妇

2.动物(猫、家畜)为主要传染源

加强家畜、家禽的管理

孕妇首选用螺旋霉素

药物:磺胺类

传播途径

1.先天性:母婴传播

2.后天获得性:卵囊经口食入;假包囊、包囊经口或破损的皮肤粘膜,输血、器官移植等途径

严格肉类及制品的检疫

易感人群

1.人类对弓形虫普遍易感,尤其是胎儿、婴幼儿、肿瘤与艾滋病患者等

2.职业人群:厨师、动物饲养员、兽医、屠宰工人等

教育孕妇远离宠物——不养猫,不玩猫

做好产前检查

隐孢子虫(Cryptosporidiumparuum)

第一节形态

n卵囊:感染阶段

内含4个子孢子和由颗粒物组成的残留体,抗酸染色可将卵囊染成玫瑰红色

1.薄壁卵囊:占20%,仅有一层单位膜,其子孢子逸出后直接侵入宿主肠上皮细胞,继续无性繁殖,造成宿主自身体内重复感染。

2.厚壁卵囊:占80%,在宿主细胞或肠腔内孢子化(形成子孢子),孢子化的卵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,即呈感染性。

第二节生活史

n要点

1.简单,不需转换宿主

2.无性生殖(裂体增殖和孢子增殖)

有性生殖(配子生殖)

3.成熟卵囊是唯一感染阶段

随粪便排出体外即具感染性

4.寄生部位: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,空肠近端(最多),严重可扩散到整个消化道、肺、扁桃体、胰、胆囊等。

5.人畜共患病

6.机会致病原虫

第三节致病隐孢子虫病

n致病机理

引起肠粘膜上皮细胞受损,肠黏膜萎缩、变粗、脱落,影响营养和水分吸收,发生腹泻

1.免疫功能正常者

急性水样腹泻,一般无脓血,2--20次/日;严重时为喷射性水样泻

全身:发热、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

病程:1--2天或20天--2个月以上,数年

2.免疫功能受损者

如AIDS,持续性霍乱样水泻,数次--数十次/日,3-6升/日;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;同时发生肠外寄生(如呼吸道);为AIDS主要致死原因之一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n粪便直接涂片染色法查卵囊

n改良抗酸染色法:背景为墨绿色,卵囊为玫瑰红色

n金胺酚--改良抗酸染色法:卵囊为玫瑰色,非特异性颗粒呈蓝黑色,颜色与卵囊不同有利于卵囊的检查,可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。

n免疫诊断:单克隆荧光抗体法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流行

防治

传染源

1.病人粪便或呕吐物内的卵囊健康或恢复期的带虫者

2.感染动物(牛、羊、猫、犬)的卵囊

防止病人、病畜污染食物和饮水

药物:巴龙霉素;大蒜素

传播途径

粪-口:饮水、牛奶(托儿所、家庭)、同性恋性传播

防止病人、病畜污染食物和饮水

易感人群

人对本虫普遍感染,婴幼儿、AIDS、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,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乏者

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(喝开水)

疟原虫(malariaparasite)

恶性疟(P.f)、间日疟(P.v)、三日虐(P.m)、卵形疟(P.o)

第一节形态

n滋养体

为疟原虫侵入红细胞后开始摄食和生长发育的阶段,分两期

1.早期滋养体/环状体

呈环状,胞核小,胞质少

2.晚期滋养体/大滋养体

虫体长大,胞核增大,胞质增多,有时伸出伪足,胞质中开始出现疟色素;

被间日疟、卵形疟寄生的红细胞体积胀大,颜色变浅,开始出现薛氏点;

被恶性疟寄生的红细胞大小正常,出现茂氏点;

?疟色素:疟原虫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为养料获取氨基酸后的代谢产物,即血红蛋白先被虫体消化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,然后前者分解为氨基酸被虫体利用,后者则形成一种复合物——疟色素

?薛氏小点(Schuffner’sdots)茂氏小点(Maurer’sdots):受疟原虫滋养体伪足刺激后红细胞膜上形成的小点,前者被染成粉红色且细小,后者染成褐色且较粗大

n裂殖体

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,出现核分裂后称为裂殖体

1.未成熟裂殖体

早期裂殖体核分裂而胞质未分裂,疟色素分散

2.成熟裂殖体

晚期胞质分裂,形成裂殖子,同时疟色素集中成团。成熟裂殖体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,裂殖子被释放入血液入侵正常红细胞,开始新一轮生长繁殖。

上述过程为无性增殖,称为裂体增殖

n配子体

疟原虫经过数次裂体增殖后,部分入侵红细胞的裂殖子在发育过程中核增大但不再分裂,胞质增多而不形成伪足,最终发育成圆形、卵圆形或新月型的个体,称为配子体,有雌雄之分

1.雄配子体小,胞质稀薄,疟色素少而细小,核疏松位于虫体中央

2.雌配子体大,胞质致密,疟色素多而粗大,核致密偏一侧或居中

第二节生活史

n人体内的发育

1.红细胞外期(肝细胞内发育)

雌性按蚊刺吸人血时,其唾液腺中所含的成熟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;子孢子侵入肝实质,在肝内发育成滋养体,经裂体增殖形成红外期裂殖体;裂殖体成熟后胀破肝细胞,释放裂殖子,进入血液循环,侵入红细胞。(此阶段胞质不出现疟色素、不以血红蛋白为食)

(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子孢子具有两种类型的子孢子:速发型子孢子、迟发型子孢子。当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,速发型子孢子继续完成红外期的裂体增殖,而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期,一段时间后才完成红外期裂体增殖。处于休眠期的子孢子称为休眠子。)

2.红细胞内期(红细胞内发育+配子形成)

红外期裂殖子从肝细胞释放出来后,侵入红细胞,逐步形成环状体(早期滋养体)、大滋养体(晚期滋养体)、未成熟裂殖体、成熟裂殖体,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,裂殖子释放。释放的裂殖子可侵入新红细胞,重复其在红内期的裂体增殖过程。经过几代红内期裂体增殖后,部分入侵红细胞的裂殖子发育成雌、雄配子体。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需在蚊胃中进行。

n雌性按纹体内的发育

雌性按蚊叮咬病人或带虫者血液时,在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可随血液进入蚊胃,仅雌雄配子体可继续发育成配子,形成合子,进入有性生殖阶段(配子增殖),其余各期原虫均被消化。合子逐渐长成可移动的动合子,穿入蚊胃壁下形成卵囊,开始进行孢子增殖(无性增殖)。子孢子释出,集中于按蚊唾液腺内。当感染蚊再次吸血时,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。

n要点

1.两个宿主

人:中间宿主——无性生殖(裂体生殖)

蚊:终末宿主——有性生殖(配子生殖)

无性生殖(孢子生殖)

2.感染阶段:子孢子、裂殖子(输血时)

3.感染方式:经皮肤(雌性按蚊吸血)、胎盘、输血

4.生殖方式: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世代交替

5.裂殖子对红细胞的选择性:

p.v多侵犯网织红细胞

p.f多侵犯各期红细胞,贫血较重

第三节致病

n潜伏期

短:8-31天,平均14天

长:6-12月,也可长达2年

n周期性发作

寒战、发热、出汗三个连续阶段与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

发热机制:红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,大量的裂殖子、原虫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,其中一部分被巨噬细胞、中性粒细胞吞噬,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原。它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,引起发热。

n再燃(recrudescence)

疟疾发作停止后,体内仍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原虫,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,经过一段时间,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再次出现疟疾发作,称疟疾的再燃。

n复发(relapse)

疟疾初发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,在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的情况下,经过一段时间的潜隐期,又重新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复发。复发与肝内迟发型子孢子被激活有关,所以间日疟、卵型疟有再燃、复发,而恶性疟、三日疟仅再燃、无复发。

n贫血

1.红细胞破坏:p.f尤甚

2.脾功能亢进:吞噬红细胞

3.骨髓红细胞生成障碍

4.免疫溶血—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,自身抗体产生

n脾肿大

n凶险型疟疾(常见于恶性疟)

脑型疟——“机械性阻塞性学说”:感染红细胞变形力下降,易凝集;脑小V特异受体à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阻塞脑部微血管à局部缺氧、营养耗竭

n免疫

1.先天性免疫

红细胞受体:Duffy血型抗原阴性不易感染p.v

异常血红蛋白:镰状细胞贫血不易感染p.f.

2.获得性免疫

(1)抗原:表面保护性抗原,如:环子孢子蛋白、裂殖子表面蛋白

(2)体液免疫:中和抗体、调理素抗体、抗配子抗体

(3)细胞免疫:巨噬细胞、中性粒细胞、肿瘤坏死因(TNF)白细胞介素(IL)

3.免疫逃避

在体内寄生的疟原虫,有一部分具有逃避宿主免疫效应的能力,即可与宿主的保护性抗体共存。原因:细胞内寄生、抗原变异、降低宿主免疫力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n病原学诊断:薄血膜涂片;厚血膜涂片

n血清学检查:IFA、IHA、ELISA

n基因诊断法:PCR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流行

防治

传染源

现症病人和带虫者

治疗:

1.氯喹、青蒿素、蒿甲醚:杀红细胞内裂殖体、控制临床发作

2.伯喹、乙胺嘧啶:

作用于配子体、阻断传播;抑制红外期裂殖体,可用于抗复发

传播途径

按蚊

灭蚊:拍打、药物喷洒

易感人群

无免疫力或免疫力弱的人群、外来人口、流动人口

预防:

1.疫苗预防:单克隆抗体疫苗、DNA疫苗

2.预防药物:氯喹、乙胺嘧啶+磺胺多辛

3.防蚊叮咬:蚊帐

利什曼原虫(Leishmaniaspp.)

第一节形态

n无鞭毛体amastigote(利杜体)--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吞噬细胞内

有一较大圆形细胞核,动基体位于核旁,高倍镜下可见基体和根丝体

寄生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单核吞噬细胞内,细胞内充满大量的利杜体

巨噬细胞破裂,无鞭毛体游离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,重复增殖

n前鞭毛体promastigote--寄生于节肢动物(白蛉)的消化道内

虫体呈梭形,,核位于虫体中部,动基体在前部,基体发出一鞭毛

在培养基内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,排列成菊花状

第二节生活史

n要点

1.传播媒介:白蛉

2.主要保虫宿主:犬

3.感染阶段:前鞭毛体,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

4.感染方式:雌性白蛉吸血,鞭毛体随唾液注入人体

5.致病阶段:无鞭毛体(利杜体),寄生于肝、脾、骨髓和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

第三节致病

n致病机制

巨噬细胞增生:导致脾、肝、淋巴结肿大

1.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障碍,同时肾功能受损,白蛋白从尿中排出增加。浆细胞大量增生,导致球蛋白量增加,出现白/球蛋白比例倒置。

2.脾功能亢进造成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破坏,是贫血、出血的主要原因,免疫溶血也参与贫血的形成。

3.肾小球淀粉样变性以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是蛋白尿、血尿的原因。

n临床表现

1.内脏利什曼病(黑热病)

三大症状:长期不规则发热、脾脏肝脏进行性肿大、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

2.淋巴结型黑热病

无黑热病病史,病变局限于淋巴结,故此类内脏利什曼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病,主要是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

3.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病

部分黑热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,或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发生皮肤黑热病。病人面部、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。

4.皮肤利什曼病

皮肤利什曼病常发生皮肤溃疡,溃疡中常有脓液渗出

n免疫

1.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殖,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。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细胞免疫。

2.人体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,但黑热病愈后则可产生稳固的获得性免疫,能够抵抗同种利什曼原虫的再感染。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n穿刺检查

1.涂片法:骨髓穿刺,最为常用

2.培养法:培养1周,有活动的前鞭毛体长出为阳性

3.动物接种法

n皮肤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检

n免疫诊断法

1.抗体检测:IF、IHA、ELISA等

2.循环抗原检测:单克隆抗体-抗原斑点试验(McAb-AST)

n分子生物学方法:PCR、快速试纸法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n分型

1.人源型

又称平原型,多见于平原地区,青少年多见,病人为主要传染源

2.犬源型

又称山丘型,多见于山丘地区,病犬为主要传染源,儿童多见

3.疫源型

又称荒漠型,多分布新疆和内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区,传染源可能是野生动物,当地患者主要见于婴幼儿,进入这类地区打工或旅游的外来成人常易感染

流行

防治

传染源

病人、病犬及某些野生动物

捕杀病犬

治疗病人:

1.治疗药物:①五价锑剂葡萄糖酸锑钠(国产药斯锑黑克)注射,疗效可达97.4%;②喷他脒和二脒替用于抗锑病人

2.脾切除术:经药物治疗无效,且有脾功能亢进者,可考虑。

传播途径

主要通过白蛉叮刺传播,偶可通过口腔黏膜、破损皮肤、胎盘和输血传播

消灭白蛉:用杀虫剂在室内和畜舍滞留喷洒

易感人群

人群普遍易感。病后免疫力持久

加强个人防护,涂驱避剂等

阴道毛滴虫

(Trochomonasvaginalis)

第一节形态

只有滋养体一种形态

4根前鞭毛

1根后鞭毛

波动膜

轴柱

第二节生活史

生活史要点:

?仅滋养体无包囊期

?滋养体既是繁殖阶段又是感染阶段

?以二分裂方式增殖

?寄居于女性阴道,也可侵入尿道;

?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

?男性也可感染

第三节致病

影响因素:虫株毒力,宿主生理状态;

n阴道自净作用:正常情况下,健康妇女阴道的内环境因乳酸杆菌的作用而保持酸性(pH3.8~4.4),可抑制虫体及细菌生长繁殖。

n消耗糖原,破坏乳酸杆菌的酵解作用,降低乳酸浓度,使阴道内环境呈中性或碱性,导致细菌大量繁殖。

n机理:破坏阴道“自净作用”

临床表现:

1.滴虫性阴道炎:阴道分泌物较多,呈灰黄色,泡沫状,伴有臭味。合并细菌感染时,白带呈脓液状或粉红状。阴部瘙痒,灼热、刺痛。

2.泌尿生殖道炎症:女性患者可累及尿道,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;男性感染者一般无症状而呈带虫状态,但可致配偶连续重复感染。有时也引起尿道炎、前列腺炎,出现夜尿增多等表现。

3.其他:男性不育症,可吞噬精子,其分泌物阻碍精子存活可能引起不育症。也有人认为子宫颈癌与阴道滴虫感染有关。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n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

n涂片染色法

n培养法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流行:

1.阴道毛滴虫呈世界性分布,在我国的流行也很广泛。

2.传染源: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或男性感染者。

3.传染途径

直接传播,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。

间接传播,主要通过公共浴池、浴具、共用游泳衣裤、坐式马桶而感染。

预防:

1.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。

2.改善公共卫生设施,净化公共浴所。

3.慎用公共马桶。

治疗:

1.治疗病人和带虫者

2.治疗药物

?口服甲硝唑(灭滴灵)。

?乙酰胂胺或高锰酸钾溶液(1:)局部冲洗。

*注意同时治疗配偶(或性伴侣)

蓝氏贾第鞭毛虫

(Giardialamblia)

第一节形态

滋养体:5

·呈纵切为半的倒置梨形,两侧对称,背凸腹平,腹面前半部向内凹陷成2个吸盘

·有4对鞭毛,分为前侧、后侧、腹、尾鞭毛各1对

·有1对并列细胞核在吸盘底部

·1对呈爪锤状的中体与轴柱1/2相交

包囊:

椭圆形,囊壁厚;

成熟包囊有四个核,未成熟包囊有两个核

第二节生活史

滋养体是营养、繁殖、致病阶段

成熟四核包囊是感染阶段

第三节致病

n虫株致病力:不同虫株致病力不同

n先天性或后天丙种球蛋白缺乏人群易感

n双糖酶缺乏导致腹泻

n吸盘的机械性损伤

n虫体代谢产物的化学刺激

n夺取营养等

临床上大多数人为带虫者;

旅游者腹泻:恶臭粪便,由于蓝贾虫引起;

艾滋病合并蓝贾虫易导致死亡

第四节实验诊断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流行:全球性分布,夏季发病高,儿童高于成人,农村高于城市

流行

防治

传染源

带虫者或患者。排囊量大,带虫者一天可排囊9亿个,包囊抵抗力强。

积极治疗病人和带虫者,药物有甲硝唑(灭滴灵)、呋喃唑酮(痢特灵)、替硝唑、巴龙霉素

传播途径

人饮用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。蝇、蟑螂等昆虫可能成为传播媒介。

加强粪便管理,注意饮食卫生,加强水源保护是预防的重要措施。

易感人群

人群普遍易感

旅游者、男同性恋者、胃切除病人、胃酸缺乏及免疫功能缺陷者易感,应接受预防感染的措施

节肢动物(arthropod)总论

第一节主要特征

n虫体左右对称

1.躯体:头、胸、腹三部分

2.附肢:足、触角、触须等

3.体既分节又对称

n体表骨骼化由几丁质和醌单宁蛋白组成的外骨骼

n雌雄异体

n体腔即血腔(hemocele),循环系统开放式,有完整的消化系统。

n发育过程中大多数有蜕皮和变态现象。

第二节分类

n昆虫纲蚊、蝇、白蛉、蚤、虱

n蛛形纲蜱、螨

n甲壳纲蟹、蝲蛄

第三节对人体的危害

n直接危害

1.叮刺吸血:蚊、白蛉

2.骚扰:蝇

3.寄生:蝇蛆病、蠕形螨

4.蛰刺和毒害:蝎子(毒腺)

5.过敏反应:由唾液、分泌物、排泄物等引起(尘螨引起的哮喘、鼻炎)

n间接危害:携带病原体

病媒昆虫: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

虫媒病(arbo-disease):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

1.机械性传播(mechanicaltransmission)

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仅起机械携带、输送作用,造成病原体传播。蝇传痢疾阿米巴包囊。

2.生物性传播(biologicaltransmission)

病原体必须在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或/和繁殖的阶段,才具感染性造成传播

①发育式:只发育,数量不增加。丝虫丝状蚴

②繁殖式:无形态改变,仅数量增加。利氏曼前鞭毛体

③发育繁殖式:即发育又有数量增加。如蚊体内疟原虫

④经卵传递式:不仅繁殖而且侵入卵巢,经卵传给下一代。如硬蜱体内森林脑炎病毒

第四节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

n生物学证据与人畜关系密切;优势种;寿命长。

n流行病学证据

n实验室证据

n自然感染的证据

第五节我国主要虫媒病简介

n蜱螨传播的虫媒病:

硬蜱和软蜱传播的疾病:森林脑炎,莱姆病

恙螨传播的虫媒病:恙虫病

n蚊传播的虫媒媒病:疟疾

n蝇传播的虫媒病:痢疾阿米巴等

n虱传播的虫媒病:流行性班疹伤寒

n蚤传播的虫媒病:鼠疫

第六节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

n环境防制

n物理防制

n化学防制

n生物防制:捕食性生物,致病性生物

n遗传防制:改变昆虫的遗传物质,消灭种群。

n法规防制

蚊(mosquito)

第一节形态

1.成蚊:头、胸、腹

2.卵

3.幼虫

4.蛹

第二节生活史

全变态

羽化1-2天内即行交配。雄蚊交配几天后即死亡,一生只交配1次,精子却够雌蚊用一生。雌蚊需吸血促进卵巢发育,然后产卵,交配后可多次吸血产卵,每次吸血至产卵的周期称为生殖营养周期。

第三节生态习性

n孳生习性

按蚊:多产卵于面积较大的清水水体,稻田、沼泽、灌溉沟渠

库蚊:多产卵于污水水体,污地、水沟、洼地积水

伊蚊:多产卵于小型清水水体,雨后积水的盆、罐、树洞

n交配与产卵

羽化后1-2天,未吸血前

雄蚊群舞:性行为

交配后吸血

产卵量:数十至数百个

n吸血习性

雄蚊:不吸血

雌蚊:吸血(羽化后2-3天)

雌蚊必须吸食人或动物的血液后,卵巢才能发育,产卵繁殖后代

吸血时间:伊蚊——白天;按蚊、库蚊——夜晚

吸血对象:偏嗜人血、偏嗜家畜血、兼吸人畜血

n生殖营养周期

蚊每次吸血到产卵的周期

n生理龄期

雌蚊经历生殖营养周期的次数,是蚊虫存活时间的一个度量指标。

生理龄期多,传播疾病机会多

n栖性

雌蚊吸血后在藏匿场所渡过胃血的消化过程

分为家栖型、半家栖型、野栖型

n季节消长

蚊的季节消长与温度、湿度、雨量等密切相关。

n越冬

受精雌蚊体内贮存的营养变为脂肪,栖息在阴暗潮湿的避风处,到来年春暖时复出,吸血产卵。

越冬是蚊对冬季气候季节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

第四节蚊媒病

n寄生虫病:疟疾、丝虫病

n病毒性疾病:登革热、流行性乙型脑炎

第五节防制原则

n孳生地处理

n杀灭蚊幼虫

n杀灭成蚊

蝇(fly)

第一节形态

n头部

舐吸式口器,由基喙、中喙、唇瓣组成

舐食时,唇瓣平贴于食物表面

n胸部

翅1对,足3对,蝇足末端有爪及爪垫

爪垫发达,密布粘毛,适于粘附病原体

n腹部

为消化系统,口、咽、食道、嗉囔、胃、中肠、肛

嗉囔中食物反吐出来形成吐滴

第二节生活史

全变态(大多产卵,有的直接产幼虫,如麻蝇)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n孳生地

舍蝇:畜粪、垃圾生地

大头金蝇:畜粪、人稀粪

丝光绿蝇:腐败的动物质(尸体肉类)

麻蝇:酱缸、腌菜缸中

n食性

杂食性:食性广。腐败的有机物,人的食物、排泄物、分泌物、痰、脓血。

边爬、边吃、边吐“吐滴”、边排粪

n成蝇活动和栖息场所

活动:受温度、光线、食物气味等影响。

栖息场所:

家蝇:室内

麻蝇:户外

大头金蝇、绿蝇:户外

n季节消长

蝇的季节消长与夏、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最为密切

蝇类一般每年可完成7—8代

n越冬

大部分蝇类以蛹越冬,少数蝇类以幼虫和成虫越冬

舍蝇:幼虫、蛹、成蝇

丝光绿蝇:幼虫

大头金蝇、麻蝇:蛹

第四节疾病

n传播的疾病

1.机械性传播

肠道传染病:痢疾、霍乱、伤寒、脊髓灰质炎、肠道蠕虫病

呼吸道传染病:肺结核、肺炎

皮肤传染病:皮肤利什曼病、细菌性皮炎、炭疽、破伤风

眼病:砂眼、结膜炎

2.生物性传播

结膜吸吮线虫:蝇体内发育

锥虫病:舌蝇

n蝇蛆病(myiasis)

幼虫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组织或器官而起的疾病

胃肠蝇蛆病;泌尿生殖道蝇蛆病;口耳鼻咽蝇蛆病;眼蝇蛆病;皮肤蝇蛆病

第五节防制

n消灭幼虫

n消灭成蝇

n灭蝇药物:敌百虫等

Flea

第二节生活史

卵à幼虫à蛹à成虫(全变态)

孳生地:动物巢穴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寄生于人、鼠、猫等

第四节疾病

n鼠疫(plague)

病原为鼠疫杆菌

蚤为传播媒介,吸病鼠血,吸入鼠疫杆菌后,细菌在蚤胃内部大量繁殖,形成菌栓,堵塞食道,再次吸血时,菌栓携带鼠疫杆菌回流至宿主体内。

n地方性斑疹伤寒(鼠型斑疹伤寒)(endemictyphus)

病原为莫氏立克次体,通过人被叮咬或蚤粪污染受损皮肤而获感染。

第五节防治

n消除孳生地

n灭鼠、杀蚤:敌百虫、敌敌畏

Louse

第二节生活史

卵-------------------à若虫----------------à成虫(不完全变态)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各期均在人体、卵粘附在体毛上

第四节疾病

?流行性斑疹伤寒

致病源:立克次体

人被感染性虱叮咬时,其粪便或压碎虱体污染受损皮肤而获感染

?回归热

致病源:螺旋体

靠体虱被碾碎后体液中的病原经受损皮肤进入人体

第五节防治

?讲卫生:勤洗澡、勤换衣、勤洗发

?外用药物:0.01%的氯菊酯醇剂。

?物理方法:蒸煮衣被

蛛形纲

Arachnida

一、分类

蜱螨亚纲(Acari)、蝎亚纲(Scorpiones)、蜘蛛亚纲(Araneae)

1.蜱螨亚纲

n外形多呈圆形或卵圆形。虫体由躯体和其前方的颚体组成。颚体前方中央有螯肢1对,其下方有口下板;躯体呈囊状,气门有或无。

2.蝎亚纲

n体分头胸部和腹部。须肢1对,呈长钳状,腹部末端具1尖刺。

3.蜘蛛亚纲

n体分头胸部和腹部,两部分以1细柄相连。头前方有单眼。须肢足状。腹部球形,末端有3对纺器。

二、形态

n头胸腹愈合为一体(疥螨),或分为头胸部与腹部(蜱)。

n躯体的前方或前端腹面有一个躯体复合物,称颚体或假头。

n幼虫3对足,若虫、成虫4对足。

n无触角,无翅,仅具单眼

三、生活史

特点:

生活史发育过程中有1-3个或更多个若虫期;

雌虫成虫可产卵、产幼虫甚至若虫;

有些种类可行孤雌生殖;

(Tick)

第一节形态

n硬蜱

n软蜱

第二节生活史

2.蜱生活史中有更换宿主现象;

3.幼虫、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可吸血;

4.硬蜱寿命一般为数月至数年不等;

软蜱一般可存活5~6年至数十年。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1.产卵:蜱在受精吸血后产卵。

产卵地:

·硬蜱:开阔的牧场、森林、灌木丛、山地的泥土。

·软蜱:鸟巢、兽穴、畜厩、人房等缝隙处。

2.吸血习性

蜱的幼虫、若虫、成虫均吸血,宿主广泛。

硬蜱多白天吸血,吸血后身体可胀大到原来的数倍至几十倍;

软蜱多在夜间吸血

3.更换宿主的习性

蜱在生活史过程中有更换宿主的现象

据更换宿主的次数,可将蜱分为单宿主蜱、二宿主蜱、三宿主蜱、多宿主蜱其更换宿主的次数越多,其传病作用越大。

4.分布

硬蜱多分布于开阔的自然界,如森林、灌木丛、草原等

第四节疾病

危害:

1.直接危害

-叮刺吸血,致局部损伤和炎症,少数蜱叮人后可致人死亡(称蜱瘫痪)。

2.传播疾病

-传播病原体种类最多;

-耐饥力强,寿命长,终生带病原体;

-有经卵和经变态发育期传递病原体的能力;

-病原体在蜱体内器官广泛散布,有利于多途径传播和扩大感染机会。

相关疾病:

(1)森林脑炎

·传染源主要为野生脊椎动物(野生啮齿类、鸟类等),通过硬蜱叮刺吸血传播,传播媒介主要是全沟硬蜱。

(2)克里木-刚果出血热,又称新疆出血热

·传染源主要为绵羊和塔里木兔,通过硬蜱叮刺吸血传播,传播媒介主要是亚东璃眼蜱。

(3)莱姆病

·传染源为啮齿动物、其他大型哺乳动物及患者。主要通过蜱叮刺吸血传播,传播媒介主要是全沟硬蜱等。

(4)Q热

·传染源主要是家畜(牛、羊等),其次是野生哺乳动物。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传播,亦可通过蜱叮刺吸血传播以及蜱的粪便污染伤口而感染等,多种硬蜱可作为本病的传播媒介。

(5)北亚蜱媒斑疹热

·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(如鼠类),通过蜱叮刺吸血传播,媒介蜱种较多,如草原革蜱等。

(6)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,俗称“蜱咬病”

·主要通过蜱叮刺吸血传播,极少见人传人现象,但接触急性期病人或病人尸体血液亦可能被传染。

(7)人巴贝虫病

·通过蜱媒介在哺乳动物间传播感染。人偶尔感染。

第五节防治

·环境防制

·化学防制

·个人防护: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,扎紧裤脚、袖口和领口。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,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。离开时应仔细检查,勿将蜱带出疫区。

恙螨

(ChiggerMites)

第二节生活史

恙螨发育过程有卵、前幼虫、幼虫、若蛹、若虫、成蛹和成虫等7期;

成虫寿命一般为3个月至2年。

幼虫寄生动物体上,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自由生活;

经卵传递恙虫立克次体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1.活动、食性及取食方式

·恙螨幼虫活动范围小,遇到宿主之前,幼虫常聚集于一处,在地表呈点状分布,称螨岛。

·成虫和若虫主要以土壤中的小型节肢动物和昆虫卵为食,幼虫则以分解的宿主组织和淋巴液为食。

·幼虫在宿主皮肤叮刺吸吮时,先以螯肢爪刺入皮肤,然后注入唾液溶解周围组织。

2.幼虫宿主与寄生部位

·恙螨幼虫的宿主广泛,包括哺乳类(以鼠类为主)、鸟类、爬行类、两栖类及无脊椎动物,有些种类亦可侵袭人。

·大多数恙螨幼虫主要寄生在宿主体表细嫩而湿润处,在人体则常寄生在腰、腋窝、腹股沟、阴部等处。

3.分布、孳生地与季节消长

·恙螨分布在温暖、潮湿的地区,地形包括海岛、平原、丘陵和山区,以热带雨林最为广泛。

·除幼虫必须寄生外,恙螨其他的生活史期均生活在地面浅表层。

·根据恙螨种群出现的季节高峰,可将其分为:夏季型、春秋型和秋冬型。

第四节疾病

n恙螨皮炎:幼虫的唾液能够溶解皮下组织,被叮刺处有痒感并出现红色丘疹,继而形成水疱、黑色焦痂,焦痂脱落后形成浅表溃疡。

n恙虫病

n肾综合征出血热

第五节防治

n消除孳生场所

n药物杀螨:定期喷洒倍硫磷、氯氰菊酯、溴氰菊酯、残杀威等

n个人防护

蠕形螨

DemodicidMite

·毛囊蠕形螨(D.folliculorum)

·皮脂蠕形螨(D.brevis)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1.寄生部位: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,皮脂蠕形螨寄生于毛囊或皮脂腺;它们可寄生在额、鼻、鼻翼等处。

2.食性:宿主细胞、皮脂腺分泌物。

3.感染季节:一年四季均可感染、寄生,但以夏季为甚。

4.各期必须在人体发育。

5.毛囊螨具群居性,皮脂螨单个寄生。

第四节疾病

多为无症状的带虫者,但也可导致病。

·蠕形螨吞食毛囊上皮细胞,引起毛囊扩张肿胀(毛囊肿大,皮肤粗糙);

·可引起皮肤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,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(痤疮,酒渣鼻);

·皮损为小丘疹、小疱,搔破后可继发感染,发生脓疱、毛囊炎或疖肿;

·可引起皮脂腺分泌障碍或分泌旺盛(脂溢性皮炎);

·虫体携带病原体而继发感染(毛囊炎)。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流行:世界性分布,男性高于女性,年龄从婴儿至老人均可感染

防治:

·预防措施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。

·治疗:口服甲硝唑、伊维菌素、维生素B6及复合维生素B,兼外用甲硝唑霜、苯甲酸苄酯乳剂和二氯苯醚菊酯霜剂等均有一定疗效。

疥螨

ScabMite

第三节生活习性

寄生部位:常见于手指间、手腕屈面、肘窝、脐周、生殖器、乳房下、腹股沟、踝及脚趾间等皮肤嫩薄皱褶处,婴幼儿常累及全身

第四节疾病

1.疥螨在宿主表皮角质层挖掘“隧道”,以角质组织、淋巴液为食;

2.皮肤剧烈搔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,夜晚尤甚;

3.皮损为小丘疹、小疱,搔破后可继发感染,发生脓疱、毛囊炎或疖肿

第五节流行与防治

流行:

1.疥疮呈世界性分布,以儿童和青少年集体感染率较高。

2.流行传染途径

(1)直接接触,如握手、同睡一床等方式传播。

(2)间接接触,经被服、手套、鞋袜等。

预防:

n卫生宣传教育。

n注意个人卫生。

n勤洗澡更衣,避免与患者接触,不用患者的衣物。

n用煮沸或其他消毒方法处理患者用过的被服、手套等。

治疗:

n常用治疗药物有硫磺软膏、苯甲酸卞酯搽剂、复方美曲磷脂霜剂、复方甲硝唑软膏及伊维菌素等。

n用药前应先用温水洗净患处,待干后再涂搽药物,疗程约1周,不出现新的皮损,即视为治愈。

尘螨

尘螨(dustmite):引起螨性哮喘、慢性荨麻疹、过敏性皮炎

粉螨

粉螨(flourmite):经肺吸入,引起肺螨病、肠螨病、螨性皮炎等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站地址  http://www.hoonm.com//kcyfl/17318.html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