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本文来源:中国医药报」

名医小传

张伯礼

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医内科专家,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、博士生导师、教授、主任医师,全国名中医,从事中医临床、教育、科研工作40余年,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、学风严谨、富于创新。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、吴阶平医学奖、“人民英雄”国家荣誉称号。

张伯礼院士在临床上主张诊病与辨证相结合,努力做到“两个清楚”;在治疗上中医西医优势互补,精于配伍,善用对药;在病机上提出痰瘀互生,贵在权变,痰瘀并治,治浊宜早宜净;在中医药防治冠心病、中风、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方面有丰富经验,临床疗效显著,深受广大患者爱戴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指出,秋季气候干燥,冷热多变,老年人需注意保健防病。

立秋过后天气逐渐凉爽,昼夜温差增大,短期的回热容易导致气温忽高忽低,老人、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多变的天气,很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、发热、咽喉炎、腹痛、腹泻等疾病。

因此,入秋后必须注意防病保健,只要多加防范,就能平稳度过“多事之秋”。

01预防感冒,拒绝秋燥

立秋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升温转向降温的转折期,此后湿气逐渐减弱,转向干热,“桑拿天”逐渐减少。

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,炎夏的余热未消,“秋老虎”甚至还可能虎视眈眈。这段时间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增大,老年人及体弱者易受凉风,引发感冒、咳嗽、头痛等疾病。

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、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疾病的中老年人,若不注意天气变化,防寒保暖,一旦受凉感冒,极易导致旧病复发。

华北地区气候干燥,人体很容易出现鼻干咽燥、声哑干咳、大便干结等“秋燥症”,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,免疫力降低,应特别注意预防“秋燥症”。

切忌贪凉,尽量减少空调、电扇等电器的长时间使用,注意天气冷暖变化,预防疾病“秋后算账”。

老年人应养成每日用冷淡盐水漱口洗鼻的习惯,仰头含漱片刻,使盐水与咽部充分浸润。

干燥的秋天还易引起哮喘,有哮喘病史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与过敏原接触。

02谨防秋季腹泻

夏日酷暑难耐,大量进食冷饮、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,但易使肠胃抗病能力有所下降,若入秋后再大量进食瓜果,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,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,腹泻、下痢、便溏等急、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。

因此,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,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。立秋过后温度下降,部分致泻病原微生物易滋生,容易引起肠道细菌感染、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。

同时,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,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,消化功能逐渐下降,肠道的抗病能力也开始减弱,容易出现反酸、腹痛、腹泻、腹胀等症。

此时,要严格把好“进口关”,养成科学合理的膳食习惯,尤其注意腹部保暖。

03血压波动调整用药

秋季气温变化较大,有时候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,血管骤然收缩舒张,也容易引起卒中、心肌梗死等重大心脑血管事件。

因此,老年高血压患者务必重视血压的监测和管理,遵医嘱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,并注意先兆症状,如发现突然眩晕、剧烈头痛、视物不清、肢体麻木等,医院治疗,以防发生意外。

立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

立秋以后,虽然暑气一时难消,并且会有“秋老虎”的余威,但总体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起来,正是防病保健的关键时期,应当保证充足的睡眠,适当增加体育锻炼,增强机体抵抗力,这样才能为深秋和寒冬的到来做好准备。

夏秋交替的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期,血管最怕“一冷一热”,这段时间不仅要养肺,还要注意高血压、心肌梗死、卒中等疾病的预防。

尤其老年人更要谨慎,注意保暖,早晚要增添衣服,发现不适,及时就医。

来源/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站地址  http://www.hoonm.com//kcywh/19918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当前时间: